《伤寒论》第96条伤寒五六日,中风

作者:江满春 来源:武汉中医 2024-01-05 08:34 我要评论

【原文】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呕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胁下痞硬,或心下悸,小便不利,或不渴,身有微热,或咳者,小

【原文】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呕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胁下痞硬,或心下悸,小便不利,或不渴,身有微热,或咳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小柴胡汤方
    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(炙) 半夏半升(洗) 生姜三两(切) 大枣十二枚(擘)
    右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,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    若胸中烦而不呕者,去半夏、人参,加栝蒌实一枚。
    若渴,去半夏,加人参,合前成四两半,栝蒌根四两。
    若腹中痛者,去黄芩,加芍药三两。
    若胁下痞硬,去大枣,加牡蛎四两。
    若心下悸,小便不利者,去黄芩,加茯苓四两。
    若不渴,外有微热者,去人参,加桂枝三两,温复取微汗愈。
    若咳者,去人参、大枣、生姜,加五味子半升,干姜二两。
【前言】本经文贯穿“中”、“往”、“来”、“欲”、“心”、“或”、“喜”、“而”、“痛”、“下”、“身”、“有”“之”等十三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,以乾、坤、咸、履、坎、损、比、复、否、屯、艮、贲、大有等十三卦嵌入文中,本经文主要是对壬戌术数与六气之人发病在半表半里之间的少阳,寒热夹杂的临床表现辩及和解的处理办法与临症加减。
【原文】伤寒五六日,中风
(1)伤寒,外感热病的总称;亦指受了风寒而引起的病。
(2)五六日,从辰顺至未为第五日,申为第六日。
(3)中风,外风因感受外邪(风邪)所致,在《伤寒论》名曰中风(亦称桂枝汤证)。中,內也。【易·坤卦】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散也。【易·繁辞】风以散之。
【译】感冒发热有五六天了,感冒寒邪,有风邪,还有风寒夹杂的情况。中风的“中”字是嵌坤卦的易经隐藏密码,作为第五日,是未日,也是为太阴,申日为少阳。
【原文】往来寒热
(1)往来,去和来。【易·咸卦】往,憧憧往来。【易·履卦】素履往無咎。
(2)寒热,指人身有病时,时冷时热的症状。
【译】寒热往来是时冷时热,病在半表半里之间,寒热夹杂,太阳传入少阳。本句经文嵌入咸卦,履卦,咸卦本义是迅速感应,位居兑宫,纳干为丁数;而履卦本义谨慎不处,位居艮宫,纳干为丙数。
【原文】胸胁苦满
(1)胸胁,胸,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,借指心里。胁,肋骨。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。
(2)苦,五味之一。似黄莲、胆汁的味道,与「甘」、「甜」相反。
(3)满,郁闷,闷塞不畅。
【译】胸胁肋周郁闷,难受。
【原文】默默不欲饮食
(1)默默,沉静不说话。【易·繫辭】君子之道,或默或語。
(2)不欲,愿望,想得到满足的意念。《易经·损卦·象曰》:「山下有泽损,君子以惩忿窒欲。」
(3)饮食,吃喝。
【译】人是沉默少言,无胃口,不想吃。本句经文嵌入了损卦, 损卦位居艮宫,纳干为丙,“不欲”那就不是损卦,不是艮宫,也不是丙。
【原文】心烦喜呕。
(1)心烦,心里烦乱、厌烦。心,本也。【易·復卦】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
(2)喜,乐也。【易·否卦】先否後喜。
(3)呕,吐。
【译】心烦还有呕吐的情况。本句经文嵌入复卦,否卦,复卦本义为来回,位居坤宫,坤卦纳干为乙,癸。否卦本义就是否定,位居乾宫,乾卦纳干甲,壬。实则是谈水天需卦的壬戌术数,五运合化是丁壬合化,甲己为绊。否定了坤宫之数。为什么呢?看下文就明白。
【原文】或胸中烦而不呕
(1)或,
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2)胸中烦,心中。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,心里烦乱、厌烦。中,內也。【易·坤卦】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(3)而,音能。【易·屯卦】宜建侯而不寧。
(4)不呕,呕,吐。不吐。
【译】
有的人,有时候心中烦又不吐。本句经文嵌入乾卦,坤卦,屯卦,乾为天为外,坤为地为内,屯卦位居坎宫,是指六气之人,故有天,人,地三才之道。确定了发病的人群。
【原文】或渴,或腹中痛
(1)或,
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2)渴,口干想喝水。
(3)或,
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4)腹中痛,腹,指动物的胸腔与骨盘之间的部位,俗称为「肚子」。【易·说卦】坤为腹。中,內也。【易·坤卦】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散也。【易·繁辞】風以散之。痛,痛苦,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。【易·說卦】坎为耳痛。
【译】
有的人,有时候口干欲饮,有的腹中疼痛。本句经文嵌入乾卦,坤卦,坎卦,谈的是坎宫的六气人群,患病症状有时在表,有时在里。
【原文】或胁下痞硬。
(1)或,
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2)胁,肋骨。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。
(3)下,【易·乾·文言】本乎地者親下。降也,自上而下也。【易·屯卦】以貴下賤。
(4)痞,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,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,称“痞块”、“痞积”。
(5)硬,物体组织紧密,性质坚固。相对于「软」。
【译】
有的人,有时候在肋周,有痞块状物堵住一样,那种胀胀的不舒服的感觉。本句嵌入乾卦,屯卦,依然是概定壬戌术数与六气患病的人群。
【原文】或心下悸
(1)或,
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2)心,心,本也。【易·復卦】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
(3)下,【易·乾·文言】本乎地者亲下。降也,自上而下也。【易·屯卦】以贵下贱。
(4)悸,因害怕而心跳加快。
【译】
有的人,有时候还会出现心跳加快。这里的心是指兑卦纳干丁,而嵌入的复卦,指疾病来回反复心悸,是指复卦本义。嵌入屯卦是概定六气的人群。
【原文】小便不利。
(1)小便,尿液。
(2)不利,利,其利断金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,【易·賁卦】利有攸往。
【译】小便不利,“利”,是贲卦的隐藏密码,位居艮宫。“不利”否定了贲卦,否定了艮卦。
【原文】或不渴,身有微热
(1)或,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2)不渴,口不干,不想喝水。
(3)身,身体的总称,或专指躯干。【易·艮卦】艮其身。
(4)有,众多。【易·大有疏】能大所有。
(5)微热,【易·
繁辞】知微知彰。身体稍微温度升高。
【译】有的人,有的时候不口干,不想喝水,但身体有点微做发烧。本句经文嵌入乾卦,艮卦,大有卦,大有卦位居乾宫,虽说六气人群不同,也可以纳入这个范围之内。
【原文】或咳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(1)或,有的人,有时候。【易·乾卦】或跃在渊。
(2)咳,气管受到痰或气体的刺激,引起反射作用,把气体用力排出。
(3)者,人或事物的代称。【易·乾卦】元者,善之長也。
(4)小柴胡汤,
(5)主,支持,提倡,主张。【易·繁辞】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。
(6)之,于。
易经·比卦·象曰:“比之匪人,不亦伤乎?
【译】有时候,有的人会出现咳嗽,支持用小柴胡汤和解。本句经文嵌入乾卦,比卦,比卦本义快乐,五运丁壬合化,甲己为绊,用小柴胡汤是化解甲己合绊矛盾的,矛盾化解了自然就无那么多烦心了。




【历代医家注解】
金·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病有在表者,有在里者,有在表里之间者。此邪气在表里之间,谓之半表半里证。五六日,邪气自表传里之时。中风者,或伤寒至五六日也。《玉函》曰∶中风五六日,伤寒,往来寒热,即是。或中风,或伤寒,非是伤寒再中风,中风复伤寒也。经曰∶伤寒中风,有柴胡证,但见一证便是,不必悉具者正是。谓或中风、或伤寒也。邪在表则寒,邪在里则热。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,未有定处,是以寒热往来也。邪在表,则心腹不满,邪在里,则心腹胀满。今止言胸胁苦满,知邪气在表里之间,未至于心腹满,言胸胁苦满,知邪气在表里也。默默,静也。邪在表,则呻吟不安,邪在里,则烦闷乱。《内经》曰∶阳入之阴则静。默默者, 邪方自表之里,在表里之间也。邪在表则能食,邪在里则不能食,不欲食者,邪在表里之间,未至于必不能食也。邪在表,则不烦不呕,邪在里,则烦满而呕,烦喜呕者,邪在表方传里也。邪初入里,未有定处,则所传不一,故有或为之证。有柴胡证,但见一证便是,即是此或为之证。
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》伤寒中风三、四日,见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之证,与弦细之脉,知邪已传少阳矣。若兼见耳聋目赤,胸满而烦者,则知是从中风传来也;若兼见头痛发热无汗者,则知是从伤寒传来也。今五、六日,更见往来寒热,胸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则知是中风、伤寒兼见俱有之证也。少阳之邪,进可传太阴之里,退可还太阳之表,中处于半表半里之间,其邪,外并于表,半表不解则作寒;内并于里,半里不和则作热,或表或里无常,故往来寒热不定也。少阳之脉,下胸循,邪凑其经,故胸苦满也;少阳邪近乎阴,故默默也;少阳木邪病则妨土,故不欲饮食也;邪在胸,火无从泄,上逼于心,故心烦也。邪欲入里,里气外拒,故呕,呕则木气舒,故喜之也,此皆柴胡应有之证也。其余诸证,时或有之,总宜以小柴胡汤主之,各随见证以加减治之可耳。然既分中风、伤寒之传,而不分其治者何也?盖以太阳有荣卫之分,故风寒之辨宜严,及传阳明少阳则无荣卫之分,且其邪皆化热,故同归一致也。方有执曰:五、六日,大约言也。往来寒热者,邪入躯壳之里,藏府之外,两界之隙地,所谓半表半里,乃少阳所主之部位也。故入而并于阴则寒,出而并于阳则热,出入无常,故寒热间作也。太阳一经,有荣卫之不同,所以风寒异治;阳明切近太阳,荣卫之道在迩,风寒之辨尚严,少阳一经,越阳明去太阳远矣,风寒无异治。经以伤寒、中风五、六日,往来寒热,交互为文者,发明风寒至此,同归于一致也。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此非言伤寒五六日而更中风也。言往来寒热有三义∶少阳自受寒邪,阳气衰少,既不能退寒,又不能发热,至五六日郁热内发,始得与寒气相争,而往来寒热,一也;若太阳受寒,过五六日阳气始衰,余邪未尽,转属少阳,而往来寒热,二也;风为阳邪,少阳为风藏,一中于风便往来寒热,不必五六日而始见,三也。少阳脉循胸胁,邪入其经故苦满,胆气不舒故默默,木邪犯土故不欲饮食,相火内炽故心烦,邪正相争故喜呕。盖少阳为枢,不全主表,不全主里,故六证皆在表里之间。仲景本意重半里,而柴胡所主又在半表,故少阳证必见半表,正宜柴胡加减。如悉入里,则柴胡非其任矣。故小柴胡称和解表里之主方。寒热往来,病情见于外;苦喜不欲,病情得于内。看喜、苦、欲等字,非真呕、真满、不能饮食也。看往、来二字,见有不寒热时。寒热往来,胸胁苦满,是无形之半表;心烦喜呕,默默不欲饮食,是无形之半里。虽然七证皆偏于里,惟微热为在表;皆属无形,惟心下悸为有形;皆风寒通证,惟胁下痞硬属少阳。总是气分为病,非有实可据,故皆从半表半里之治法。
清·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伤寒五六日,又中风邪,此在太阳,即风寒双感,桂麻各半证也。风寒在表,逼遏少阳经气,于是少阳病作。少阳经在太阳、阳明之里,三阴之表。表则二阳,故为半表,里则三阴,故为半里。半表者,居二阳之下,从阳化气而为热,半里者,居三阴之上,从阴化气而为寒。人之经气,不郁则不盛,郁则阳盛而生热,阴盛而生寒。经气郁迫,半表之卫,欲发于外,营气束之,不能透发,故闭藏而生表寒,半里之营,欲发于外,而卫气遏之,不能透发,故郁蒸而生里热。盖寒伤营,则营束其卫而生表寒,及其营衰,则寒往而热又来矣。风伤卫,则卫遏其营而生里热,及其卫衰,则热往而寒又来矣。一往一来,胜负不已,此所以往来寒热也。少阳经脉,下胸贯膈,由胃口而循胁肋,病则经气郁遏而克戊土。戊土胀塞,碍胆经降路,经脉壅阻,故胸胁苦满。戊土被贼,困乏堙瘀,故默默不欲饮食。甲木既逆,相火上燔,而戊土升填,君火又无下降之路,是以心烦。胃土上逆,浊气不降,是以喜呕。或相火熏心,而胃未甚逆,是以心烦而不呕。或相火刑肺,是以渴生。或土寒木燥,土木逼迫,是以腹痛。或经气盘塞,而胁下痞硬。或土湿木郁,心下悸动而小便不利。或肺津未耗,而内不作渴。太阳未罢,而身有微热。或胃逆肺阻,而生咳嗽。凡此诸病,总是少阳中郁,表里不和之故。小柴胡汤,柴、芩,清半表而泻甲木,参、甘、枣,温半里而补己土,生姜、半夏,降胃逆而止呕吐也。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,半表之阴虚,则自阳明之经而入于阳明之腑,半里之阳虚,则自太阴之经而入太阴之脏。小柴胡柴芩清泻半表,使不入于阳明,参甘温补半里,使不入于太阴,则邪解于本经,而无入阴入阳之患,是之谓和解表里也。盖木病则传土,所谓病则传其所胜也。《素问》语。少阳与阳明、太阴为邻,防其克土而传阳明,故以柴芩泻半表而清阳明,防其克土而传太阴,故以参甘补半里而温太阴,于是表里双解矣。
清·曹颖甫《伤寒发微》从来治伤寒者,凡见小柴胡证,莫不以「少阳」二字了之。试问所谓少阳者,手少阳乎,抑足少阳乎。窃恐仲师而后无有能言之者,此正中医不治之痼疾,贻笑于外人者也。吾谓此当属手少阳三焦。手少阳三焦,唐容川概谓之网油,非也。《内经》云:「上焦如雾,中焦如沤,下焦如渎。」如雾者,淋巴管中水液排泄而出,已化为气,未受鼻窍冷空气者也。如沤者,淋巴管中始行排泄之水液,含有动气者也。如渎云者,即肾与膀胱之淋巴系统,西医直谓之输尿管。水由肾藏直接膀胱而外泄,故《内经》谓之「决渎之官」。盖太阳之脉,夹脊抵腰中,而三焦直为太阳寒水之径隧,如渎之下焦,即从腰中下泄太阳之府,此可见太阳之病关于少阳者,三焦为之主也。本节所列证象,全系夹湿。太阳汗液,不能透发留着皮里膜外,湿甚则生表寒,血热内亢是生表热,故其病为往来寒热。「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」者,气为湿阻。柴胡以散表寒,黄芩以清里热,湿甚生痰则胸胁满,故用生姜、生半夏以除之。中气虚则不欲饮食,故用人参、炙甘草、大枣以和之,此小柴胡汤之大旨也。「胸中烦而不呕」,是湿已化热,故去半夏、人参,加栝蒌实以消胃中宿食,而湿热清矣。若渴者,津液少也,故去半夏加人参、栝蒌根以润之。腹中痛则寒湿流入太阴而营分郁,故去苦寒之黄芩,加疏达血分之芍药以和之。胁下痞硬,下焦不通而水逆行也,故去滋腻之大枣,用牡蛎以降之。心下悸小便不利,是为水气凌心,故去黄芩,加茯苓以泄之。「不渴,外有微热」者,内有湿而表阳不达也,故去人参,加桂枝以汗之。欬者,湿胜将成留饮也,故去人参、大枣之培补,加五味、乾姜以蠲饮。

 

武汉好中医添加微信办法:

申明:江满春医师微信号cfjiangmanchun账号已满,现改为此账号:jmch69。添加时注意谨慎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 
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二维码:

本文赞赏码:

温馨提示: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!如果您喜欢国学,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,鼓励本站继续创作!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95条太阳病,发热汗出者

    《伤寒论》第95条太阳病,发热汗出者

    2024-01-05 08:33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93条太阳病,先下之而不愈

    《伤寒论》第93条太阳病,先下之而不愈

    2024-03-19 15:25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92条病发热,头痛,脉反沉

    《伤寒论》第92条病发热,头痛,脉反沉

    2024-03-16 08:28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91条伤寒,医下之

    《伤寒论》第91条伤寒,医下之

    2024-03-14 12:42

网友点评

理智评论文明上网,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:
评论总数:[查看全部]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