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言】本条经文贯穿“家”、“发”、“汗”、“出”、“上”、“陷”、“直”、“视”、“得”等九字,嵌入家人卦、乾卦、坤卦、涣卦、震卦、需卦、巽卦、履卦等八卦。锁定少阴君火的六气人群,在三之气,主气为少阳相火,客气为太阳寒水,患有太阳病衄血证,不可以使用汗法治疗。如果使用汗法治疗后,会出现脉急紧,额头下陷,汗后亡津,额头是胃阳明经循行路线,是指胃中津液亏损严重;汗法治疗后,阴液受损,肝郁化风,火热上行,眼睛直视不能左右转动;热扰心神,血亏虚,不能入睡。
本条经文细玩特点:以“家”字,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,“家”嵌家人卦,找到家人卦的错卦是解卦,互卦是履卦。通过解卦找到发病的时间,及发病的原因;通过家人卦了解了疾病的发展,暴发的时间;通过履卦分析人为的诱因,以及严重的后果。
①家,【易·杂卦传】家人内也。又家人,易卦名。
②发,【易·乾卦】六爻发挥。【坤卦】发於事业。
③汗,【易·涣卦】涣汗其大号。
④出,【易·说卦】万物出乎震。
⑤上,【易·需卦】云上于天干。【易·乾卦】本乎天者亲上。
⑥陷,【易·需彖】刚健而不陷。
⑦直,【易·说卦】巽为绳直。【易·坤卦】直其正也。
⑧视,【易·履卦】視履考祥。
⑨得,【易·乾卦】知得而不知喪。
【译】本条经文嵌入家人卦、乾卦、坤卦、涣卦、震卦、需卦、巽卦、履卦等八卦,锁定少阴君火的六气人群,在三之气,主气为少阳相火,客气为太阳寒水。患有太阳病衄血证,不可以使用汗法治疗,如果使用汗法治疗后,会出现脉急紧,额头下陷,汗后亡津,额头是胃阳明经循行路线,是指胃中津液亏损严重;汗法治疗后,阴液受损,肝郁化风,火热上行,眼睛直视不能左右转动;热扰心神,血亏虚,不能入睡。
第一、“衄家不可发汗,”衄血,鼻子出血多为衄,后来泛指出血,例如:鼻衄、齿衄、耳衄以及九窍出血均为衄血。既然列入太阳篇,为什么不可以发汗?我们是带着问题找答案:发病的人群,发病的时间或者是方位,如何成因,何时暴发?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出研究。
首先要理解阴阳生理:阳气是清轻向上,阴气是重浊向下,维系阴阳运动平衡的方式。
“衄家”,“家”字嵌入风火家人卦,由风、火两卦组成,风为巽,对应时间是在农历四月;火为离,对应时间是在农历五月;农历四月五月刚好是三之气,主气为少阳相火,客气为太阳寒水。发病的人群多见于少阴君火的六气人群。小满节气后及芒种节气前后丙戌日、庚戌日。此时气候为暑热之时,病人身体内部病因是肝郁化风挟热(火)燥运动搏斗而衄血,这些都是根据家人卦风追火之象分析而来,此时是衄血病易发之时。
家人卦的错卦是雷水解卦。雷水解是由震、坎组成。打开解卦的钥匙:阴爻得势,六三和六五两阴爻争夺阳爻,最终上六阴爻相对六三阴爻,并非阴灭掉了阳,而是阴胜而阳藏。
对应时间:终之气,在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在冬至节气后辛酉日,小雪节气后乙酉日。其主气为太阳寒水,客气是少阴君火。也就是说:衄血病起因于终之气,冬至至大寒之间,在内经记载此时气候:“阳气布。候反温。蛰虫来见。流水不冰。”寒热错杂之时,此时阴寒湿战胜了火燥,火燥之热,暂时隐藏。内经说:“民病康,其病温”。这句话的意思百姓暂时不生病,身体健康。“温”,并非是指传染性温疠病,但可以是温热病,例如:三之气记载有“注下”,那就是暴泻,拉肚子。“温”是指热邪或暑邪,暴发时间将在暑热之时,这是自然界寒热胜复的规律,所以冬季时百姓过度纳入辛温,辛辣,火热之食物驱寒取暖,不一定是好事,虽说暂时是安康的,只是没有到暴发之时。
第二、“汗出必额上陷”,衄血的原因是火热过盛,阳多而阴少,实热证,热盛则要清热滋阴生津才对,而汗法治疗是阴多而阳少,故使用汗法治疗把多余的水气排出体外,发汗则亡津,津液亏损。我们学习中医基础里,肺是肾之上源,肺主肃降,通条水道;肾主水;三焦是元气的通道;大肠主津,小肠主液。内经说:“上焦如雾,中焦如沤,下焦如渎”,上焦主管敷布精微,营养周身。即通过心肺,将水谷精气一一气、血、津液等,布散于全身以温养机体。成无己说:“若发汗,则上焦津液枯竭,经络干涩,故额上陷,”
①“上”、“陷”,均嵌入需卦,全名水天需,等天下雨的意思。本来阴液就少,通过汗法治疗后,这叫亡津。需,上为雨,下为而,“而”字是指男性嘴唇周围的胡须,故引申为病在牙龈出血,嘴唇干裂出血,鼻子出血等头面部衄血。“陷”是亡津,导致额头下陷,额头是胃阳明经循行路线,实则是指胃中津液亏损严重。
第三、“脉急紧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”,脉急为热盛,“紧”为寒象,热极则生寒,故脉急紧。“直视不能眴”,“眴”,形容眼睛灵活转动的样子,眼睛直视不能转动。“直视”,眼睛东西牵引住了,那是什么东西能牵引住眼睛呢?我们带着问题找答案。
①“直”字,嵌入巽卦,巽为风,眼睛发直是被风控制了,风性温而柔软,而“直”,只有刚而无柔,那又是什么原因呢,打开巽卦的钥匙:两阳带一阴。阳气清轻向上,阴气重浊向下,汗法治疗后,阴气受损,火热上行,是火热化风而“直视”,这个问题解决了。
②“视”字,嵌入履卦,我们再回到“衄家”,“家”字嵌入家人卦,家人卦的互卦是履卦。
履卦对应的时间是大暑节气。打开履卦的钥匙:六爻三爻,阳位阴居,其它五阳爻与之呼应,阳多阴少,热盛而阴衰,此时为暴发疾病之时。
“不得眠”,汗法治疗后,有阳多而阴伤,阳不入阴,阳为气,阴为血嘛,血亏损,血不足,血不养心,津血同源,故“不得眠。”
【历代医家注解】
②发,【易·乾卦】六爻发挥。【坤卦】发於事业。
③汗,【易·涣卦】涣汗其大号。
④出,【易·说卦】万物出乎震。
⑤上,【易·需卦】云上于天干。【易·乾卦】本乎天者亲上。
⑥陷,【易·需彖】刚健而不陷。
⑦直,【易·说卦】巽为绳直。【易·坤卦】直其正也。
⑧视,【易·履卦】視履考祥。
⑨得,【易·乾卦】知得而不知喪。
【译】本条经文嵌入家人卦、乾卦、坤卦、涣卦、震卦、需卦、巽卦、履卦等八卦,锁定少阴君火的六气人群,在三之气,主气为少阳相火,客气为太阳寒水。患有太阳病衄血证,不可以使用汗法治疗,如果使用汗法治疗后,会出现脉急紧,额头下陷,汗后亡津,额头是胃阳明经循行路线,是指胃中津液亏损严重;汗法治疗后,阴液受损,肝郁化风,火热上行,眼睛直视不能左右转动;热扰心神,血亏虚,不能入睡。
第一、“衄家不可发汗,”衄血,鼻子出血多为衄,后来泛指出血,例如:鼻衄、齿衄、耳衄以及九窍出血均为衄血。既然列入太阳篇,为什么不可以发汗?我们是带着问题找答案:发病的人群,发病的时间或者是方位,如何成因,何时暴发?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出研究。
首先要理解阴阳生理:阳气是清轻向上,阴气是重浊向下,维系阴阳运动平衡的方式。
“衄家”,“家”字嵌入风火家人卦,由风、火两卦组成,风为巽,对应时间是在农历四月;火为离,对应时间是在农历五月;农历四月五月刚好是三之气,主气为少阳相火,客气为太阳寒水。发病的人群多见于少阴君火的六气人群。小满节气后及芒种节气前后丙戌日、庚戌日。此时气候为暑热之时,病人身体内部病因是肝郁化风挟热(火)燥运动搏斗而衄血,这些都是根据家人卦风追火之象分析而来,此时是衄血病易发之时。
家人卦的错卦是雷水解卦。雷水解是由震、坎组成。打开解卦的钥匙:阴爻得势,六三和六五两阴爻争夺阳爻,最终上六阴爻相对六三阴爻,并非阴灭掉了阳,而是阴胜而阳藏。
对应时间:终之气,在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在冬至节气后辛酉日,小雪节气后乙酉日。其主气为太阳寒水,客气是少阴君火。也就是说:衄血病起因于终之气,冬至至大寒之间,在内经记载此时气候:“阳气布。候反温。蛰虫来见。流水不冰。”寒热错杂之时,此时阴寒湿战胜了火燥,火燥之热,暂时隐藏。内经说:“民病康,其病温”。这句话的意思百姓暂时不生病,身体健康。“温”,并非是指传染性温疠病,但可以是温热病,例如:三之气记载有“注下”,那就是暴泻,拉肚子。“温”是指热邪或暑邪,暴发时间将在暑热之时,这是自然界寒热胜复的规律,所以冬季时百姓过度纳入辛温,辛辣,火热之食物驱寒取暖,不一定是好事,虽说暂时是安康的,只是没有到暴发之时。
第二、“汗出必额上陷”,衄血的原因是火热过盛,阳多而阴少,实热证,热盛则要清热滋阴生津才对,而汗法治疗是阴多而阳少,故使用汗法治疗把多余的水气排出体外,发汗则亡津,津液亏损。我们学习中医基础里,肺是肾之上源,肺主肃降,通条水道;肾主水;三焦是元气的通道;大肠主津,小肠主液。内经说:“上焦如雾,中焦如沤,下焦如渎”,上焦主管敷布精微,营养周身。即通过心肺,将水谷精气一一气、血、津液等,布散于全身以温养机体。成无己说:“若发汗,则上焦津液枯竭,经络干涩,故额上陷,”
①“上”、“陷”,均嵌入需卦,全名水天需,等天下雨的意思。本来阴液就少,通过汗法治疗后,这叫亡津。需,上为雨,下为而,“而”字是指男性嘴唇周围的胡须,故引申为病在牙龈出血,嘴唇干裂出血,鼻子出血等头面部衄血。“陷”是亡津,导致额头下陷,额头是胃阳明经循行路线,实则是指胃中津液亏损严重。
第三、“脉急紧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”,脉急为热盛,“紧”为寒象,热极则生寒,故脉急紧。“直视不能眴”,“眴”,形容眼睛灵活转动的样子,眼睛直视不能转动。“直视”,眼睛东西牵引住了,那是什么东西能牵引住眼睛呢?我们带着问题找答案。
①“直”字,嵌入巽卦,巽为风,眼睛发直是被风控制了,风性温而柔软,而“直”,只有刚而无柔,那又是什么原因呢,打开巽卦的钥匙:两阳带一阴。阳气清轻向上,阴气重浊向下,汗法治疗后,阴气受损,火热上行,是火热化风而“直视”,这个问题解决了。
②“视”字,嵌入履卦,我们再回到“衄家”,“家”字嵌入家人卦,家人卦的互卦是履卦。
履卦对应的时间是大暑节气。打开履卦的钥匙:六爻三爻,阳位阴居,其它五阳爻与之呼应,阳多阴少,热盛而阴衰,此时为暴发疾病之时。
“不得眠”,汗法治疗后,有阳多而阴伤,阳不入阴,阳为气,阴为血嘛,血亏损,血不足,血不养心,津血同源,故“不得眠。”
金·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
衄者,上焦亡血也。若发汗,则上焦津液枯竭,经络干涩,故额上陷,脉急紧。诸脉者,皆属于目。筋脉紧急则牵引其目,故直视不能 。瞬合目也。《针经》曰∶阴气虚则目不瞑,亡血为阴虚,是以不得眠也。
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》
衄家者,该吐血而言也。谓凡衄血、吐血之人,阴气暴亡,若再发其汗,汗出液竭,诸脉失养,则额角上陷,中之脉,为热所灼,故紧且急也。目直视,目瞪不转睛也。不能眴,目睫不合也。亦皆由热灼其脉,引缩使然。不得眠者,阳气不能行于阴也。凡此所见之病,皆阳盛阴微之危证,谁谓衄家可轻发其汗耶!
喻昌曰:目得血而能视,汗为血液,衄血之人清阳之气素伤,更发其汗,则额上必陷,乃上焦枯竭之应也。诸脉皆属于目筋,脉紧急,则目上瞪而不能合,目不合,则不得眠也。伤寒发烦目瞑者,必衄,宜麻黄汤发其汗。此言素常失血之人,戒发其汗,以重虚其虚故也。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太阳之脉,起自目内眦,上额。已脱血而复汗之,津液枯竭,故脉紧急,而目直视也,亦心肾俱绝矣。目不转,故不能眴;目不合,故不得眠。
清·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
衄家阳气升泄,汗之亡阳,必额上塌陷,经脉紧急,目晴直视,不能眴转,不得眠睡,由其阳根泄露而不秘藏也。
清·曹颖甫《伤寒发微》
伤寒入于营分,始见发热,初犯皮毛,固无热也,但皮毛不开,血分热度增高,不能从毛孔泄,则上冲于脑,颅骨受阳热薰灼,则骨缝开而脑中血出,由阙上下走鼻孔,是为衄,此不发汗而致衄者,所以发其汗则愈也。若夫衄家,则未病时已屡见衄,不因失表而见,与不发汗而致衄者不同,故与淋家疮家,并有发汗之戒。“脉紧急”者,阳气以发汗而愈张。“目直视,不能润”,津液亡而目系燥也(此与温病误下直视同)。惟“额上陷”三字,殊不可通,额上颅覆冒处,不似无骨之处,易于下陷,岂有病衄之人,一汗而陷之理,愚按“上”字为“旁”之误,指两太阳穴,尝见久病劳瘵之人,形脱肉削,两太阳穴下陷不起,年老之人,气血两虚者亦然。则夫衄家发汗,一虚再虚,宜其形脱内削额旁陷也(余治《金匮》知“额”字为“颧”之误,盖颧上即太阳穴也)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