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太阳证

《伤寒论》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

作者:江满春 来源:湖北武汉 2025-01-16 11:03 我要评论

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“恶风”:指病人遇风觉冷,避风或得衣或遇温则缓解。与现在中医诊断学教材里“畏寒”同症:自觉身冷,得衣近火则缓解。《素问

test【原文2】太阳病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
【前言】本条经文是谈太阳中风的主要症状和病机。是指疾病起于终之气,暴发于二之气,病人患得太阳病中风。太阳与太阴并病,其患病特点:发热、汗出、怕风、脉缓
 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:“中风”词汇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。因“中”字,嵌坤卦者,脾也,脾为太阴,太阳与太阴并病时,因风寒邪气侵袭人体时太阴沦陷。
 

  第一、“太阳病”,太阳与病,应该分开论述,太阳是指终之气,主气为太阳。“病”是指“太阳之客”主要指外感风寒所引起的疾病。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、恶寒(怕冷)、头痛、身体疼痛、无汗或汗出、脉浮等。这些症状反映了体表受寒邪侵袭,正气与邪气在体表进行激烈斗争。
  第二、“中风”(太阳中风),是指太阳病中的一种类型,即太阳中风。太阳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、汗出、恶风、脉缓等。
  ①中,嵌坤卦者,脾,太阴也。太阳与太阴并病之因,故为“中风”
  第三、“发热” ,是指体温调节有障碍,热产生比热放散占优势,导致体温升高。
  第四、“汗出” ,体温之热升高后,汗腺扩张,不断地排汗。
  第五、“恶风” ,恶风与恶寒的道理相同,是患者感觉害怕吹风,是表虚、卫气不固的表现。
  第六、“脉缓 ”,脉搏宽缓有神,为血管扩张,体温在持续放散,尚未至于高度充血的现象。这里的“缓”并非指脉搏跳动缓慢,而是相对于紧脉而言的一种和缓状态。

  中风的原因与病机
  太阳中风是由于风邪侵袭太阳经脉,导致营卫不和,卫气失固,汗液外泄所致。风邪属阳,其性散漫,易于侵袭人体上部和肌表。当风邪侵袭太阳经脉时,卫气受邪,不能固护肌表,导致汗液外泄,出现汗出、恶风等症状。同时,风邪扰动,阳气浮越,导致发热。脉缓则是由于卫气失固,血管扩张,血液流动和缓所致。
治疗
  对于太阳中风的治疗,主要采用桂枝汤等方剂进行解表散寒,调和营卫。桂枝汤能够发散风寒,调和营卫,使卫气恢复固护肌表的功能,从而缓解汗出、恶风等症状。同时,桂枝汤还能够调和气血,促进身体康复。
 
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江满春二维码:

本文赞赏码:

温馨提示: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!如果您喜欢国学,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,鼓励本站继续创作!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网友点评

理智评论文明上网,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:
评论总数:[查看全部]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