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9】太阳病欲解时,从巳至未上。
【前言】太阳病是指外感病初期,病邪侵犯人体肌表,正邪交争于体表,人体阳气抗邪于外的病证。太阳病欲解时,指的是太阳病即将痊愈或病情有所缓解的时间段。
本条经文细玩特点:“从巳至未”词汇,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。辰与巳相对,午与未相对,这是疾病起与止的周期。
第一、“太阳病欲解时,”读本句经文时,首先要理解“太阳病”词汇的真正含义,在《伤寒论》中关于太阳病一共有178条,它是分上、中、下三大类来记载。上、中篇记载疾病在表,而下篇记载疾病在里。
“太阳”与“太阳病”理解时应先分开,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太阳病的意思。
①太阳,是在五运六气中是指终之气。是指小雪节气至大寒节气之间的六十日。这个时间是太阳经主事之时,称其主气为太阳。
②太阳病,是五运六气中是指不一定是终之气,主气不是太阳,但客气是太阳,常常以“宜调太阳之客”文字出现,此为“太阳病”。
也就是说疾病植入时间在终之气,暴发时间可以在任何节气出现。以外感病初期的一种证候,主要表现为恶寒、发热、头项强痛、脉浮等症状。它是由于人体感受外界寒邪,导致阳气被郁,正气抗邪于肌表而形成的。
“欲解时”,这里的“欲解”并非指病情一定会在这个时间段内痊愈,而是指病情有可能得到缓解或趋向于好转。
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医的天人相应思想,即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。在这一时间段内,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都最为旺盛,有助于驱邪外出,从而促使病情的好转。因此,太阳病在这一时间段内得到缓解,并非偶然,而是与天人相应的原理相吻合。
第二、“从巳至未上。”对于这句话的理解,以五运六气来讲:
例如:疾病起于终之气辰日,则疾病则暴发于二之气巳日。
又例如:疾病起于终之气午日,则疾病暴发于终之气未日。
1、对于邪轻病不重的患者,得到此时自然界隆盛阳气之助,病邪有不药而解的可能。
2、对于已服用对证方药但病邪未能完全解除的患者,待到欲解时辰,借外界阳气之助,药力、正气合力,易于驱邪愈病。
虽然太阳病在欲解时有可能得到缓解或趋向于好转,但并非所有太阳病患者都会在这一时间段内自愈。因此,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、病情、药物等因素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【前言】太阳病是指外感病初期,病邪侵犯人体肌表,正邪交争于体表,人体阳气抗邪于外的病证。太阳病欲解时,指的是太阳病即将痊愈或病情有所缓解的时间段。
本条经文细玩特点:“从巳至未”词汇,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。辰与巳相对,午与未相对,这是疾病起与止的周期。
第一、“太阳病欲解时,”读本句经文时,首先要理解“太阳病”词汇的真正含义,在《伤寒论》中关于太阳病一共有178条,它是分上、中、下三大类来记载。上、中篇记载疾病在表,而下篇记载疾病在里。
“太阳”与“太阳病”理解时应先分开,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太阳病的意思。
①太阳,是在五运六气中是指终之气。是指小雪节气至大寒节气之间的六十日。这个时间是太阳经主事之时,称其主气为太阳。
②太阳病,是五运六气中是指不一定是终之气,主气不是太阳,但客气是太阳,常常以“宜调太阳之客”文字出现,此为“太阳病”。
也就是说疾病植入时间在终之气,暴发时间可以在任何节气出现。以外感病初期的一种证候,主要表现为恶寒、发热、头项强痛、脉浮等症状。它是由于人体感受外界寒邪,导致阳气被郁,正气抗邪于肌表而形成的。
“欲解时”,这里的“欲解”并非指病情一定会在这个时间段内痊愈,而是指病情有可能得到缓解或趋向于好转。
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医的天人相应思想,即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。在这一时间段内,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都最为旺盛,有助于驱邪外出,从而促使病情的好转。因此,太阳病在这一时间段内得到缓解,并非偶然,而是与天人相应的原理相吻合。
第二、“从巳至未上。”对于这句话的理解,以五运六气来讲:
例如:疾病起于终之气辰日,则疾病则暴发于二之气巳日。
又例如:疾病起于终之气午日,则疾病暴发于终之气未日。
1、对于邪轻病不重的患者,得到此时自然界隆盛阳气之助,病邪有不药而解的可能。
2、对于已服用对证方药但病邪未能完全解除的患者,待到欲解时辰,借外界阳气之助,药力、正气合力,易于驱邪愈病。
虽然太阳病在欲解时有可能得到缓解或趋向于好转,但并非所有太阳病患者都会在这一时间段内自愈。因此,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、病情、药物等因素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
金·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
巳为正阳,则阳气得以复也。始于太阳,终于厥阴。六经各以三时为解,而太阳从巳至未,阳明从申至戌,少阳从寅至辰;至于太阴,从亥至丑,少阴从子至寅,厥阴从丑至卯者,以阳行也速,阴行也缓,阳主(医统本作“生”)于昼。阴主(医统本作“生”)于夜。阳三经解时,从寅至戌,以阳道常饶也;阴三经解时,从亥至卯,以阴道常乏也。《内经》曰∶阳中之太阳,通于夏气,则巳午未太阳乘王也。
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》
凡病解时,必于其经气之旺。太阳盛阳也。日中阳气盛,故从巳、午、未之旺时而病解。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巳、午为阳中之阳,故太阳主之,至未上者,阳过其度也。人身阴阳,上合于天,天气至太阳之时,人身太阳之病得藉其主气而解,此天人感应之理也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