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100】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者,先与小建中汤;不瘥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小建中汤方
桂枝三两(去皮) 甘草二两(炙) 大枣十二枚(擘)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(切) 胶饴一升
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内胶饴,更上微火消解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呕家不可用建中汤,以甜故也。
小建中汤方
桂枝三两(去皮) 甘草二两(炙) 大枣十二枚(擘)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(切) 胶饴一升
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内胶饴,更上微火消解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呕家不可用建中汤,以甜故也。

本条经文细玩特点:以“当”、“腹”、“先”、“小”四字,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。“当”嵌履卦,概定太阳病脾胃虚证,起病与暴病时间;“腹”、“先”二字锁定患病之人,及指导“走出门庭,”用药方向;两首方剂以“小”命名,“小”嵌泰卦,“小往大来”,天地交而万事通。
第一、“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”,“伤寒”二字立于太阳篇,以运气学来说,一是谈主气,二是谈客气。本条疾病起于三之气,主气是少阳,客气就是太阳;那么疾病则暴发于终之气,主气是太阳,客气为少阳,古人研究疾病起于与暴发是有一定的定向规律。
“阳脉涩,阴脉弦”,把脉是中医的特色,用手把脉,心悟感受,以嘴描绘,类比取象,断分辨证。
①涩脉特点:如钝刀刮竹。脉气往来艰涩,与滑脉相反,主气滞血瘀,脉道受阻,血行不流利。涩而无力为虚,涩而有力为实。
②弦脉特点:端直而长,故有三大形容:轻则如按琴弦,重则如按弓弦,甚至如循刀刃。弦是指脉气紧张,肝主筋,脉道的柔软、弦硬与筋之弛缓、强劲之性相同;各类疼痛、痰饮,情志不遂、疼痛,均可使肝失疏泄,气机阻滞,阴阳不和,脉气因而紧张,疟邪为病,伏于半表半里,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。
第二、“法当腹中急痛者,先与小建中汤”,如果脉象阴阳涩弦,病人则是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部迫切疼痛的情况,应先救里之急,用小建中汤,温中散寒和解。
①“当”字,嵌履卦,其数戊辰。履是指经历,实践,履卦的错卦是谦卦,谦卦其数戊戌。以戊辰、戊戌之数在太阳篇来说,桂枝汤和解。小建中汤,是由桂枝汤加胶饴而来,芍药有生熟之分,生者,缓急止痛,熟者,健脾和胃。加入胶饴,佐使芍药提速缓急止痛解毒,生姜,桂枝温中散寒。
对于少阴君火子类人群来说,疾病起于三之气,小满节气后第十五天的戊戌日,主位太徵火。客气太阳水。中见火运。火当其位。天政布。寒气行。民病寒。反热中。痈疽注下。心热瞀闷。不治者死。宜治太阳之客。
疾病暴发于终之气,小雪节气后第十天的己亥日,主位少羽水。客气少阳火。中见:土运。火土相得。畏火司令。阳乃大化。蛰虫出见。流水不冰。地气大发。草乃生。人乃舒。其病温厉。宜治少阳之客。
②“腹”字,嵌坤卦,其数甲子,指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,又嵌明夷卦,明夷卦的意思是“走出门庭,”门庭指的是脾胃。
③“先”字,嵌乾卦,其数甲午,指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。
第三、“不瘥者,小柴胡汤主之”,“瘥”其意为病愈。“不瘥”,表示疾病用小建中汤治疗后,没有痊愈,此时应该用小柴胡汤和解。
小建中汤,小柴胡汤,两个方剂命名均用“小”字,实际是借用泰卦卦辞:“小往大来。”之意思,天地交而万事通。泰卦,其数庚辰,泰卦的错卦是否卦,否卦其数庚戌。对于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,当用小建中汤疗效不佳时,建议使用小柴胡汤和解。
疾病起于三之气,芒种节气后第十一天庚戌日,暴发于终之气,大雪节气后第八天的辛亥日。
成无己:“ 脉阳涩、阴弦,而腹中急痛者,当作里有虚寒治之,与小建中汤,温中散寒;若不瘥者,非里寒也,必由邪气自表之里,里气不利所致,与小柴胡汤,去黄芩加芍药,以除传里之邪。”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