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第46太阳病,脉浮紧、无汗、发热

作者:江满春 来源: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3-12-02 08:23 我要评论

【原文46】太阳病,脉浮紧、无汗、发热、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。服药已微除,其人发烦目瞑,剧者必衄,衄乃解。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麻黄汤主之。

【原文46】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,发热,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。服药已微除,其人发烦目瞑,剧者必衄,衄乃解。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麻黄汤主之。
【前言】本条经文贯穿“无”、“汗”、“发”、“身”、“九”、“日”、“解”、“在”、“当”、“服”、“已”、“者”、“以”、“气”、“重”、“故”、“主”等十六字,均为易经隐藏密码,嵌入乾卦、坤卦、涣卦、艮卦、离卦、解卦、履卦、讼卦、豫卦、损卦、师卦、明夷卦、革卦、鼎卦等十四卦,锁定寅类,申类基因人群,在终之气不及术数癸未日、丁未日患太阳病伤寒证,应用乙未,己未术数平衡法,使用麻黄汤和解。本条细玩特点:伤寒证,中风证,用药不可发生人为失误。
  医者对太阳病“外证”与“表证”概念混淆,其脉象浮弱,浮紧未查,虽以汗方,但投汤错误,导致患者出现心烦,眼睛闭着,不想睁开,以及严重衄血,虽说病愈,但是要明理:邪气不是用汗法和解,而是郁化热,循行于经络,热盛迫血妄行,衄血热散而病愈。

《伤寒论》第46太阳病,脉浮紧、无汗、发热

 

①无,【易·乾卦】无咎。
②汗,【易·涣卦】涣汗其大号。
③发,【易·乾卦】六爻发挥。【坤卦】发於事业。
④身,【易·艮卦】艮其身。
⑤九,【易·乾卦】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⑤日,【易·乾卦】与日月合其明。【说卦】离为火为日。
⑥解,【易·解卦】解,难之散也。
⑦在,【易·乾卦】见龙在田。
⑧当,【易·履卦】夬履贞厉,位正当也。
⑨服,【易·繁辞】服牛乗马。【易·讼卦】以
受服。【易·豫卦】罚清而民服。
⑩已,【易·损卦】已事遄往。
11,者,【易·乾卦】元者,善之長也。
12,以,【易·師卦】能以衆正。【易·明夷】箕子以之。
13,气,【易·乾卦】同气相求。
14,重,【易·乾卦】九三重刚而不中。【易·繁辞】夫茅之为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引重致远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。虞注:“坤为重。”
15,故,【易·雜卦】革,去故也。鼎,取新也。
16,主,【易·繁辞】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。
【译】本条经文嵌入乾卦、坤卦、涣卦、艮卦、离卦、解卦、履卦、讼卦、豫卦、损卦、师卦、明夷卦、革卦、鼎卦等十四卦,锁定寅类,申类基因人群,在终之气不及术数癸未日、丁未日患太阳病伤寒证,应用乙未,己未术数平衡法,使用麻黄汤和解。
  第一、“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发热,身疼痛”, 这是太阳病伤寒证提纲。本句经文“无”字,嵌入乾卦;“汗”字,嵌入涣卦;“发”字,嵌入乾卦,坤卦,“身”字嵌入艮卦。其中嵌入乾卦、坤卦,艮卦是告知我们太阳病伤寒证多以风寒表实证较为多见,在其术数应用中多见于太过之数,而本条所讲解的是太阳病伤寒证①发病的人群不同,②发病的时间:是在终之气不及的术数日生病。③涣卦,天、人、地三者,人位为纯阴,非一阴一阳之道。
  第二、“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”,①“八”为少阴之数,木数。“解”字嵌入是解卦,解卦隶属震宫,是坤元之数,“八九日不解”其意为:发病的时间是未日,易于发病的人群则是申类基因人群,“九”字,嵌入乾元之数,非阳即阴。乾元外干之阳数为壬,阴数为丁,壬为阳,丁为阴,为此外干之丁数,则以内干己数平衡。②“表证仍在”,是指脉浮紧,无汗,发热,身疼痛,在42条,44条将“表证”称“外证”,外证是以脉浮弱而展现,表证则以脉浮紧而区分。“外证”为太阳病中风证,“表证”为太阳病伤寒证。③“此当发其汗”,外证与表证,治法都相同“当以汗解”与“当发其汗”。虽用汗法,需要仔细辨识脉象。“当”字,嵌入履卦(上乾下泽)“履虎尾”,走在老虎尾巴上,是提示使用汗法和解的方式要恰中病机,否则是有风险的。“汗”字,嵌入涣卦,就是分散的意思,履为小心谨慎辨证施治,方子用对了,邪气自然而然就会散去,告知使用汗法也是有风险,比如:脉浮弱用表证麻黄汤,脉浮紧用桂枝汤。涣卦在天、人、地之间,人位是阴爻,而无阳爻。
  第三、“服药已微除,其人发烦目瞑,剧者必衄,衄乃解”,①“服药已微除”,“服药”“药”是桂枝汤,还是麻黄汤呢?根据42条的提示,来分析本条文,应该医者辨证失误,将伤寒证辨为中风证,给与桂枝汤服用,才有了“已微除”“服”字,嵌入讼卦、豫卦,用对方药就是豫卦,提示身心和谐,病已除;用错方药则是讼卦,讼就是争讼,辨证是对,立法也对,但方子用错了,推出病症是“已微除”,仅仅只是损了皮毛,根本就没有打到要害部位。“已”字,就是嵌入损卦嘛。全称山泽损,天人地三者,人位为阴,风险依然存在,一阴一阳方为道,纯阴纯阳,非道也。②“其人发烦目瞑”,告知伤寒证病人服用桂枝汤后,出现的异常表现,邪传入里故“发烦”,热扰心神。“目瞑”,把眼睛闭着,不想睁开。③“剧者必衄,衄乃解”,病情严重的人,会出现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吐血、便血、咯血等出血症状,衄血出后,摆脱困境,其病愈。“解”字,嵌入解卦,解卦的意思,就是摆脱困境嘛。
  第四、“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麻黄汤主之。”①所以说辨证是对,立法也对,但方子用错,虽说病愈,但是要明理:邪气不是用汗法和解,而是郁化热,循行于经络,热盛迫血妄行,衄血热散而病愈。②麻黄汤主之,很多后世学者注解本条经文时,认为衄血是用麻黄汤引起,而忽视了医者辨病时方子用错的之故。“麻黄汤主之”是指“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,发热,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。”这段经文,太阳病伤寒证,用麻黄汤和解。




金·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
脉浮紧,无汗,发热身疼痛,太阳伤寒也,虽至八九日而表证仍在,亦当发其汗,既服温暖发散汤药,虽未作大汗亦微除也。烦者身热也,邪气不为汗解,郁而变热,蒸于经络,发于肌表,故生热烦。肝受血而能视,始者(医统本作“寒”)气伤荣,寒既变热,则血为热搏,肝气不治,故目瞑也。剧者,热甚于经,迫血妄行而为衄,得衄则热随血散而解。阳气重者,热气重也。与麻黄汤以解前太阳伤寒之邪也。
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》
张兼善曰:「麻黄汤主之」五字,不当在阳气重之下,岂有乃解之后,而用麻黄汤之理乎?其说甚是。况服药已之上,并无所服何药之文,宣将此五字移于其上始合。
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发热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谓伤寒表证仍在,当以麻黄汤发其汗也。服药已,微除者,谓已发汗,邪虽微除,犹未尽除也,仍当汗之,若因循失汗,则阳邪久郁荣中,不得宣泄,致热并于阳而发烦,热郁于阴而目瞑。剧者,谓热极也。热极于荣,势必逼脉中之血妄行为衄,衄则热随血去而解矣。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
程知曰:脉见浮紧,表证仍在,虽八九日,仍当以麻黄汗解,服汤已其病微除,至于烦瞑剧衄,乃热郁于荣,阳气重盛,表散之药,与之相搏而然。然至于逼血上衄,则热随血解矣。此言发汗当主以麻黄汤,非解之后,仍用麻黄汤也。
张璐曰:服药已微除,复发烦者,余邪未尽也。目瞑烦剧者,热盛于轻也,故迫血妄行而为衄,衄则余热随血而解也。以汗后复,故为阳气重也。或言汗后复衄,而热邪仍未尽,重以麻黄汤散其未尽之邪,非也。若果邪热不尽,则「乃解」三字从何着落?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脉症同大青龙,而异者外不恶寒,内不烦躁耳。发于阳者七日愈,八九日不解,其人阳气重可知。然脉紧、无汗、发热、身疼,是麻黄症未罢。仍与麻黄,只微除在表之风寒,而不解内扰之阳气。其人发烦、目瞑,见不堪之状,可知阳络受伤,必逼血上行而衄矣。血之与汗,异名同类,不得汗,必得血,不从汗解而从衄解。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,同一局也。
太阳脉,从自目内络阳明脉于鼻。鼻者阳也,目者阴也,血虽阴类。从阳气而升,则从阳窍而出。故阳盛则衄,阳盛则阴虚,阴虚则目瞑也。
解后复烦,烦见于内,此余邪未尽,故用桂枝更汗。微除发烦,是烦于外见,此大邪已解,故不可更汗,仲景每有倒句法,前辈随文衍义,谓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,不知得衄乃解句何处着落。


 
 
武汉好中医添加微信办法:

申明:本人微信号cfjiangmanchun账号已满,现改为此账号:jmch69。添加时注意谨慎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
 

 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二维码:

本文赞赏码:

温馨提示: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!如果您喜欢国学,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,鼓励本站继续创作!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8阳并病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8阳并病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

    2023-12-20 08:45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7条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7条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

    2023-12-02 08:24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5条太阳病,先发汗不解,而复下之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5条太阳病,先发汗不解,而复下之

    2023-12-02 08:20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4太阳病,外证未解,不可下也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4太阳病,外证未解,不可下也

    2023-12-02 08:19

网友点评

理智评论文明上网,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:
评论总数:[查看全部]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