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第40条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

作者:江满春 来源: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3-12-02 08:11 我要评论

【原文40】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

【原文40】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
小青龙汤方
麻黄三两(去节) 芍药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(炙)桂枝三两(去皮)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(洗)
右八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
若渴,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。若微利,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,熬令赤色。若噎者,去麻黄加附子一枚,炮。若小便不利,少腹满者,去麻黄加茯苓四两。若喘,去麻黄,加杏仁半升(去皮尖)。且荛花不治利,麻黄主喘,今此语反之,疑非仲景意。

 
《伤寒论》第40条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


【前言】本句经文贯穿“解”、“心”、“下”、“有”、“水”、“气”、“干”、“发”、“而”、“利”、“少”、“腹”、“者”、“小”、“龙”、“主”等十六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,嵌入解卦、复卦、乾卦、坤卦、屯卦、大有卦、坎卦、渐卦、贲卦、泰卦等十卦。锁定寅类,申类基因人群,在丁未、乙未术数日,患太阳病寒饮郁肺证,使用己未,癸未之术数方药小青龙汤来合解外散寒邪,内蠲水饮之诸证。本条细玩特点:认识寅类、申类基因人群,先天为半表半里之身,为外邪侵入留下了一扇天窗。
①解,【易·解卦】解,难之散也。
②心,【易·復卦】復其见天地之心乎。
③下,【易·乾·文言】本乎地者亲下。【易·屯卦】以贵下贱。
④有,【易·大有疏】能大所有。
⑤水,【易·乾卦】水流湿。【易·说卦】坎为水。
⑥气,【易·乾卦】同气相求。
⑦干,【易·渐卦】鸿渐于干。
⑧发,【易·乾卦】六爻发挥。【坤卦】发於事业。
⑨而,【易·屯卦】宜建侯而不宁。
⑩利,【易·贲卦】利有攸往。
11,少,【易·本义】两仪者始,为一画,以分阴阳。四象者次,为二画,以分太少。
12,腹,【易·說卦】坤为腹。
13,者,【易·乾卦】元者,善之長也。
14,小,【易·泰卦】小往大来。疏:“阴生消耗,故称小。”
15,龙,【易·坤卦】故称尤焉。叶上嫌於无阳。【易·乾卦】飞龙在天。
16,主,【易·繁辞】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。
【译】本条经文嵌入解卦、复卦、乾卦、坤卦、屯卦、大有卦、坎卦、渐卦、贲卦、泰卦等十卦。锁定寅类,申类基因人群,在丁未、乙未术数日,患太阳病寒饮郁肺证,使用小青龙汤外散寒邪,内蠲水饮。本方即麻黄汤、桂枝汤合方,减去杏仁、生姜、大枣,而加干姜、五味、细辛、半夏。考所增四药功能:干姜主温中,治胸满咳逆上气。细辛辛温,配麻黄能祛痰利水,散风寒外出而治咳逆上气。五味收纳肺气以入肾,故治咳逆合干姜同用,一开一阂,咳之来路去路,均告肃清,故仲景治咳,皆姜、辛、五味同用。半夏燥痰,降水气,和胃,止咳逆呕吐。麻黄汤辛温发表,逐邪之峻剂。桂枝汤和营卫以祛风。合用之肌表可开散,然不去水饮停蓄之邪,非特不能廓清其源,即麻桂之功力,亦必被停聚之水饮所阻挠也。
第一、“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”,①太阳病伤寒证明确指出,表里兼证的关系同时存在。何为“表不解”,是指脉浮紧、头痛、身痛、发热、无汗、恶寒之证依然存在。“解”字,嵌入的是解卦(巽上震下),居震宫,是坤元之内干乙数,那么外干之数则为火运不及之癸数。
“不解”,是谈虽说是乙未日发病,但应该用癸未之药来和解,才能平衡。
②“心下有水气”,本条经文核心重点。寒水逆中,阻滞气机。“心”字嵌入复卦(坤上震下),复卦是对发病时间的锁定,从卦形来看,就可以了解,上卦为纯阴代表十月的坤卦;这时,阳又在下方酝酿,到了十一月的冬至,一个阳爻又在“初”位出现,成为复卦。故终之气,太阳寒水主事之时。“下”字嵌入屯卦(坎上震下),坎为雨,震为雷,可以理解为雷雨交加,有危险。提示因水而致疾。同时“下”字还嵌入乾卦,是乾还是屯,无非提示就是一个平衡的关系,乾之不及之数己,丁。“心下”提示不及之数内干之己数,如果是上,则是太过之数甲,病在内,应求外,那就是丁数。坤元也是如此推之。
第二、干呕发热而咳,①“干呕”是指胃气不降而上逆,或者是肺气不降而影响胃气上逆(子病及母)。②“干”字,嵌入渐卦(巽上艮下),提示病进,在发展之中。③“干呕”太阳不解,转入少阳。是锁定易于发病人群的提示:寅类,申类基因人群,此二类人群,先天就是半表半里之身,为外邪侵入留下一扇天窗。上句的复卦之意往来反复,自然有发热,干呕,咳嗽等等情况发生。
第三、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水气在风邪的挟持下,可能会出现口渴,或者腹泻,或纳入食物时哽咽,或者小便不利,或者小腹胀满,或者会出现喘息等等情况,凡是水气所到之处,皆可得病,上句屯卦的危险之所在,展示出淋漓尽致。
第四、小青龙汤主之,使用小青龙汤外散寒邪,内蠲水饮。本方即麻黄汤、桂枝汤合方,减去杏仁、生姜、大枣,而加干姜、五味、细辛、半夏。考所增四药功能:干姜主温中,治胸满咳逆上气。细辛辛温,配麻黄能祛痰利水,散风寒外出而治咳逆上气。五味收纳肺气以入肾,故治咳逆合干姜同用,一开一阂,咳之来路去路,均告肃清,故仲景治咳,皆姜、辛、五味同用。半夏燥痰,降水气,和胃,止咳逆呕吐。麻黄汤辛温发表,逐邪之峻剂。桂枝汤和营卫以祛风。合用之肌表可开散,然不去水饮停蓄之邪,非特不能廓清其源,即麻桂之功力,亦必被停聚之水饮所阻挠也。


金·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
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饮,则水寒相搏,肺寒气逆,故干呕发热而咳。《针经》曰∶形寒饮冷则伤肺。以其两寒相感,中外皆伤,故气逆而上行,此之谓也。与小青龙汤发汗、散水。水气内渍,则所传不一,故有或为之证,随证增损,以解化之。
 
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》
伤寒表不解,谓脉浮紧、头痛、身痛、发热、无汗、恶寒之证仍在也。心下有水气,谓干呕而咳也。然水之为病不一,故曰:或渴、或利、或噎、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皆有水气之证,故均以小青龙汤,如法加减主之也。经曰:三焦者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。膀胱者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太阳受邪,若无水气,病自在经,若有水气,病必犯府。病府则膀胱之气化不行,三焦之水气失道,停上焦则或咳、或喘,或噎,停中焦则或渴、或干呕、或满,停下焦则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下利,凡水所行之处,皆得而病之也。小青龙汤外发太阳之表实,内散三焦之寒饮,亦汗法中之峻剂,与大青龙汤并得其名。一以治太阳表实之热躁,一以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。
程知曰:此明伤寒表证未解,水积心下,散寒涤饮法也。
汪琥曰:『明理论』云:青龙主风寒两伤之疾固已。伤寒表不解,则麻黄可以发;中风表不解,则桂枝可以散。惟其表不解,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气,则非二汤所能发散,必以小青龙汤,始可祛除表里之邪气尔。
 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发热是表未解,干呕而咳,是水气为患。水气者,太阳寒水之气也。太阳之化,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。其伤人也,浅者皮肉筋骨,重者害及五脏。心下有水气,是伤藏也。水气未入于胃,故干呕。咳者,水气射肺也。皮毛者肺之合,表寒不解,寒水已留其合矣。心下之水气,又上至于肺则肺寒,内外合邪,故咳也。水性动,其变多。水气下而不上,则或渴或利;上而不下,则或噎或喘;留而不行,则小便不利,而小腹因满也。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,复立加减法,以治或然之症,此为太阳枢机之剂。水气蓄于心下,尚未固结,故有或然之症。若误下,则硬满而成结胸矣。



武汉好中医添加微信办法:

申明:本人微信号cfjiangmanchun账号已满,现改为此账号:jmch69。添加时注意谨慎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二维码:

本文赞赏码:

温馨提示: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!如果您喜欢国学,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,鼓励本站继续创作!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8阳并病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8阳并病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

    2023-12-20 08:45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7条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7条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

    2023-12-02 08:24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6太阳病,脉浮紧、无汗、发热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6太阳病,脉浮紧、无汗、发热

    2023-12-02 08:23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45条太阳病,先发汗不解,而复下之

    《伤寒论》第45条太阳病,先发汗不解,而复下之

    2023-12-02 08:20

网友点评

理智评论文明上网,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:
评论总数:[查看全部]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