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第23条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

作者:江满春 来源: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4-04-26 14:19 我要评论

【原文23】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,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,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,

【原文23】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,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。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。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
 

 
桂枝麻黄各半汤方
桂枝一两十六铢(去皮) 芍药 生姜(切) 甘草(炙) 麻黄(去节)各一两 大枣四枚(擘) 杏仁二十四枚(汤浸,去皮尖及两仁者)
右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一二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,温服六合。本云:桂枝汤三合,麻黄汤三合,并为六合,顿服。将息如上法。

【前言】值得提醒少阳相火六气人群,患太阳病有特殊之时,特殊的临床表现,特殊的用药方式。患太阳病,八九日不见好转,多见于少阳相火的寅类、申类六气人群。
  寅类六气人群,患太阳病,暴发于三之气小满节气后第九日壬辰日,主气少阳相火,客气太阳寒水。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四日癸巳日。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少阳相火。如果出现象发疟疾病样的,发热恶寒,发热多,恶寒少,没有干呕,大便微溏可自愈,一日发作二至三次,自发还能自愈,脉微缓,内外自和而自愈。“如疟状”,“一日二三度发”是少阳“清便”,“脉微缓”疾病没有进入阳明,“天气胜者。则有阳明之复。”仅是“天气胜”,即风胜,没见阳明复。热多寒少。
  申类六气人群,患太阳病,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八日辛巳日。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少阳相火。暴发于三之气,小暑节气后第九天庚辰日,主气少阳相火,客气太阳寒水。病人脉微,且怕冷,这是阴阳两虚的情况,不可再使用汗法,下法,吐法治疗。面色反而发红,这是表未解,寒多热少。“地胜者,太阳复。”如果是太阳复话,不可能“阴阳俱虚。”一派虚象,怎么使用汗法治疗呢?
  遇到以上情况,如何立法治疗呢?少阳病以风胜则阳明复,火胜则太阳复。风为阳邪,不传则自愈;寒为阴邪,寒多热少,以汗出则表和热则退;即便是阴阳俱虚证,也应有微汗出,邪则退。“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”,汗不出,则皮肤发痒,邪气郁结于半表半里之间,应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和解,小发汗,以解半表半里之邪。
 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:以“之”、“日”,“小”三字,是打开本条经的钥匙。以“之”知比,此比非比比;“日”藏玄机,定疾病暴发之时,反推病起之时,以“小”通泰,而非泰和。


  第一、“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。”如果直译的话:患太阳病有八九天了。并没有告知何人患病,起病的时间及暴发疾病的时间是什么?
  ①“得”字,嵌乾卦,应期天干之数是庚、辛,地支之数戌、亥。我们可以先将其组合:庚戌、辛亥。到底是不是这一组数字呢?
  ②“之”字,嵌比卦,其数辛亥。那么先查一下在终之气,主气是太阳,客气是少阳,在大寒节气后第八日是辛亥日。根据四时规律,查三之气,主气少阳,客气太阳,庚戌日是在芒种节气后第十一日。
显然与“八九日”是不相符,排出了这组术数。
  ③“日”字,嵌大畜卦,离卦,乾卦。大畜卦其数为壬辰。壬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小满节气后第九日壬辰日,主气少阳相火,客气太阳寒水。反推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四日癸巳日。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少阳相火。
  锁定发病的人,是少阳相火,寅类的六气人群。
  “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”,仲景给出了两组术数作鉴别,虽起病时间相同,但暴发时间是不相同的。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,会出现什么问题呢?我们是带着问题找答案。
  内经曰:“天气胜者。则有阳明之复。地气胜者。则有太阳之复。”是指主气与客气之间的胜负。如果主气是少阳向火胜,这叫风胜,风胜则阳明复,热多寒少,如果是客气太阳寒水胜,这叫火胜,火胜则太阳复,寒多热少。
  第二、“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,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。”使用直译:如果出现象发疟疾病样的,发热恶寒,发热多,恶寒少,没有干呕,大便微溏可自愈,一日发作二至三次,自发还能自愈,脉微缓,内外自和而自愈。“如疟状”,“一日二三度发”是少阳证,“清便”,“脉微缓”疾病没有进入阳明,“天气胜者。则有阳明之复。”仅是“天气胜”,即风胜,没见阳明复。热多寒少。
  第三、“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。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”直译:病人脉微,且怕冷,这是阴阳两虚的情况,不可再使用汗法,下法,吐法治疗。面色反而发红,这是表未解,寒多热少。“地胜者,太阳复。”如果是太阳复话,不可能“阴阳俱虚。”一派虚象,怎么使用汗法治疗呢?与上一句经文相反,说明发病人群,时间有异。
  ①“面色反有热色”,“有”嵌大有卦,其数辛巳。
辛巳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八日辛巳日。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少阳相火。
庚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,小暑节气后第九天庚辰日,主气少阳相火,客气太阳寒水。
  ②“未欲解”,“解”字嵌解卦,其数丙申,锁定少阳相火申类六气人群。
  第四、“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”太阳病以汗出,则表和,热退。即便是虚证,也应有微汗出,“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”,汗不出,则皮肤发痒,邪气郁结于半表半里之间,应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和解,小发汗,以解半表半里之邪。
  ①“小”字,嵌泰卦。其数辛巳。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八日辛巳日。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少阳相火。反推疾病暴发时间是庚辰。
  庚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,小暑节气后第九天庚辰日,主气少阳相火,客气太阳寒水。







 
金·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
伤寒八九日,则邪传再经又遍,三阳欲传三阴之时也。传经次第,则三日传遍三阳,至四日阳去入阴,不入阴者为欲解,其传阴经,第六日传遍三阴,为传经尽而当解。其不解传为再经者,至九日又遍三阳,阳不传阴则解。如疟,发作有时也。寒多者为病进,热多者为病退。经曰∶厥少热多,其病为愈;寒多热少,阳气退故为进也。今虽发热恶寒,而热多寒少,为阳气进,而邪气少也。里不和者,呕而利,今不呕,清便自调者里和也。寒热间日发者,邪气深也;日一发者,邪气复常也;日再发者, 邪气浅也;日二三发者,邪气微也。《内经》曰∶大则邪至,小则平。言邪甚则脉大,邪少则脉微,今日数多而脉微缓者,是邪气微缓也,故云欲愈。脉微而恶寒者,表里俱虚也。阳表也,阴里也。脉微为里虚,恶寒为表虚,以表里俱虚,故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。阴阳俱虚,则面色青白,反有热色者,表未解也。热色为赤色也。得小汗则和。不得汗,则得邪气外散皮肤而为痒也,与桂枝麻黄各半汤,小发其汗,以除表邪。
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》
太阳荣卫两伤,风多寒少之病,得之八、九日,有如疟状之寒热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小便清白者,此里和不受邪,虽为欲愈,然必审其人,如疟状之寒热,一日二、三度,轻轻而发。诊其脉微且缓,则知邪已衰,正欲复,表里将和,始为欲愈也。若脉微不缓,是正犹未复,恶寒是邪犹未衰,尚不能自愈,但已为前之汗、吐、下,虚其表里,不可更发汗,更下、更吐也。脉微恶寒,表里俱虚,则面色当白,今色反赤,犹有余邪怫郁于表,不能得小汗出,宣发阳气,故面赤身痒,未欲解也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,小小汗之,以和荣卫,自可愈也。
吴人驹曰:此不专事桂枝,而兼合乎麻黄者,谓其面热身痒,邪在轻虚浮浅之处,惟麻黄能达也。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八九日是当解未解之时,寒热如疟,是虚实互发之症。太阳以阳为主,热多寒少,是主胜客负,有将解之兆矣。若其人不呕,是胃无邪,圊便是胃不实;脉微缓,是有胃气,应不转属阳明。一日二三度发,是邪无可容之地,正胜邪却,可弗药也。若其人热虽多而脉甚微,无和缓之意,是阴弱而发热;寒虽少而恶之更甚,是阳虚而恶寒。阴阳俱虚,当调其阴阳,勿妄治,以虚其虚也。若其人热多寒少,而面色缘缘正赤者,是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。当汗不汗,其身必痒。八九日来,正气已虚,表邪未解,不可发汗,又不可不汗,故立此法。




武汉好中医添加微信办法:

申明:本人微信号cfjiangmanchun账号已满,现改为此账号:jmch69。添加时注意谨慎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二维码:

本文赞赏码:

温馨提示: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!如果您喜欢国学,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,鼓励本站继续创作!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30条问曰:证象阳旦,按法治之而增

    《伤寒论》第30条问曰:证象阳旦,按法治之而增

    2024-05-07 08:19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29条伤寒脉浮,自汗出,小便数

    《伤寒论》第29条伤寒脉浮,自汗出,小便数

    2024-05-07 08:18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28服桂枝汤,或下之,仍头项强痛

    《伤寒论》第28服桂枝汤,或下之,仍头项强痛

    2024-05-07 08:16

  • 《伤寒论》第27太阳病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

    《伤寒论》第27太阳病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

    2024-04-29 13:51

网友点评

理智评论文明上网,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:
评论总数:[查看全部] 网友评论
精彩导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