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17】若酒客病,不可与桂枝汤,得汤则呕,以酒客不喜甘故也。
桂枝汤证,其病起于终之气,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是太阴湿土,发于二之气,主气是少阴君火,客气太阳寒水,是受风邪所害,致脾气虚衰,宜用甘补之,以苦泻之。
酒客病,其病起于终之气,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是阳明燥金,发于二之气,主气客气均是少阴火,是因湿热熏蒸所害,并非风邪之因。宜用辛泻之,以苦泻之。
为什么仲景会单独提出“酒客病”呢?发病人群多见于东南地域,东南地域人比较重视“三月三”上巳节,会有饮酒祈福的习俗。因疾病暴发时间在上巳节,时间比较特殊。巳日发病多见桂枝汤证,“酒客”发病时间是未日,疾病因饮酒导致提前了三天,故称“客”。医者容易判断失误,故单独列举一条,特别提示。并非渴酒人,不能服桂枝汤,是太阳病风胜导致一样可用桂枝汤和解。
本条细玩特点:以“酒客”,“得”二字,作为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。以“酒客”寻桂枝疾病暴发之时,反推起病之因;查“得”桂而呕,寻起病之时,反推暴病之因。
第一、“若酒客病,不可与桂枝汤。”读本句经文直译的话:如果喝酒之人,感受太阳病中风证,不可以用桂枝汤治疗,这是没看病的。如果我们对“客”字,深入研究,其意义出入比较大的。居住在东南方地域的人们,在清明节气后三月三日是上巳节,人们在参与上巳节活动时兴奋之余喝点小酒庆祝,酒后出现“头痛、汗出、恶风,呕吐。”等类似太阳病中风证的症状,不可以用桂枝汤治疗。
①“若”字,嵌巽卦,对应东南方地域的人群。
②“客病”是指客气太阳寒水。即是二之气,主位少阴君火。客气太阳水。寒雨数至。阳复化。民病热於中。宜治太阳之客。
“客”字,是指清明节气后的三月三日上巳节,在东南地域人们比较流行过上巳节。(上巳节是古代举行“祓除畔浴”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。)参与上巳节活动,喝酒庆祝的人,称之为“酒客”,酒后出现“头痛、汗出、恶风,呕吐。”等类似太阳病中风证的症状。
第二、“得之则呕”,服用桂枝汤,出现腹部胀满,而呕吐,则不是桂枝汤证。因为桂枝汤是疾病起于终之气,主气是太阳寒水,客气是太阴湿土,因风郁导致脾土沦陷,风郁发于二之气,得桂枝汤病退,不会发生呕吐。
①“得”字嵌乾卦,乾卦为纯阳,有阳而无阴,内热严重。其病起于终之气,主气为太阳寒水,客气为阳明燥金,燥令行。余火内格。肿於上咳喘。甚则血溢。寒气数举。则雾霿翳。病生皮腠。内舍於胁。下连少腹而作寒中。地将易也。宜治阳明之客。
暴发于二之气,主位少阴火。客气少阴火。中见金运。二火得位。而胜金运。大火正。物承化。民乃和。其病温厉盛行。远近咸若。湿蒸相搏。雨乃时降。宜调少阴之客。
第三、“以酒客不喜甘故也”。酒客是因有长期饮酒的习惯,其病起于终之气,发于二之气“二火得位。而胜金运。大火正。”这是喜辛而不喜甘的原因,因甘味泻火之元。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